一份垃圾中轉站管理及操作指南
隨著全國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作為整個垃圾收、轉、運體系中承上啟下的垃圾中轉站 的運營、管理、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垃圾中轉站能否有序、安全運行關系著整個垃圾收、轉、運體系的運轉,因此管理好垃圾中轉站、正確操作垃 圾中轉站各種設施設備就是我們中轉站運營者必須掌握的生產和管理技能。
一、中轉站分類及設備類型簡介 中轉站根據規模和運作模式進行分類。
按處理規模劃分
按壓縮方式劃分
壓縮方式可分為直壓式和預壓式。如果再細分的話,又可分為垂直式和水平式。一般來說說直壓式基本上都是水平式,但預壓式又可分為垂直式和水平式。
一般中大型壓縮中轉站以預壓式為主,中小型壓縮中轉站以直壓式為主。
1、水平直壓式 水平直壓式主要有:連體式水平壓縮箱中轉站(可單機也可多機位組合建站)、地埋式;水平壓縮箱中轉站(可單機也可多機位組合建站)、上料水平壓縮箱中轉站。
1)連體式水平壓縮箱中轉站(地面站)
2)分體水平直壓式垃圾站:(地面站)
3)分體水平直壓式垃圾站:(地下站)
2、水平預壓式
水平預壓式主要有:單機地埋式小型預壓式水平壓縮中轉站、大中型預壓式水平壓縮中轉站(一般一個供料機構配套4~5個垃圾轉運箱體)。
1)單機地埋式小型預壓式水平壓縮中轉站
2)大中型預壓式水平壓縮中轉站
3)垂直預壓式中轉站:單機位或多機位側翻式垂直壓縮中轉站
二、中轉站組成簡介及布局
1、一般單機位或雙機位的直壓式垃圾中轉站均不入級,建筑面積在200㎡以下,由多個垃圾中轉站組成垃圾中轉站群,適合于用地比較緊張或人口居住較密集區域。
2、一般Ⅰ、Ⅱ、Ⅲ、Ⅳ、Ⅴ級這種帶級中轉站,一般由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兩大部分組成。
主體工程包括轉運車間及卸、裝料工位、通風、降塵、除臭系統;配套工程包括垃圾稱重計量裝置、自動洗車 系統、車輛運輸通道、垃圾滲濾液收集(處理)設施、停車場、綠化、辦公用房等。
三、中轉站運行安全管理
卸料、轉運、操作作業安全:
1、卸料安全注意事項:
1)卸料倉位前面必須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
2)卸料口位置必須設置阻車擋,防止倒渣車輛滑入卸料斗或對設施設備造成損壞;
3)卸料時,禁止工作人員站立在垃圾車后面,防止事故的發生;
4)垃圾收集車司機在卸料前,一定要確認車后無人時才能開啟料斗卸渣。
2、轉運安全注意事項:
1)轉運料箱前,應設立阻車擋,防止轉運車輛對設施設備造成損壞;
2)轉運時,應確保預壓式(含分離直壓式)料箱與壓縮主機完全分離才能對料箱鉤運。
3、壓縮操作安全注意事項:
1)出廠設置好的壓力限值禁止私自調整;
2)當設備發出報警時,應及時關閉(停止)設備運行,經檢查確認無誤后再行啟動;
3)對垃圾收集車卸料垃圾應注意監控,發現有大量且集中的建筑垃圾、綠化大型枝丫時,應及時制止倒入料 箱,防止對設備造成損壞;
4)當需要對直壓式壓縮箱體外部進行清潔時,必須先行斷掉電源,才能對其進行清潔(嚴禁直接對電器部分用 高壓水槍進行沖洗)。
場地運輸安全:
1、應保證進出垃圾壓縮站的通道暢通;
2、在中大型垃圾中轉站,應設置明顯的交通導流指示標牌;在進出地磅前面設置紅綠燈信號燈;
3、對接操作移動垃圾箱時應確認軌道周邊無人和雜物的情況下才能移動。
用電安全:
1、操作者及中轉站管理人員應對中轉站用電安全負責;
2、站內嚴禁私拉亂接電線;臨時牽線用電應提前報備并有專人進行警示,防止私自合閘;
3、當天作業完畢后,應對所有用電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并圈閉總電源,同時鎖好門窗;
4、嚴禁帶電進行清洗作業。
設備清理維護安全:
1、當壓縮機構被垃圾卡住的時候,需先將設備完全斷掉電源后再行進行清理;
2、當計入壓縮機構內部狹小空間進行清理作業時,應有兩人進行配合作業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3、當清理垂直式壓縮積垢內部時,應關閉電源并對垂直壓縮頭進行物理保護支撐,防止壓頭下滑造成安全事 故。
中轉站消防安全:
1、建立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墻;
2、按消防要求配置好消防設施并定期檢查其有效性同時做好檢查記錄;
3、開展消防培訓及演練工作,做到早發現、早撲滅,員工會自救;
4、保證消防通道暢通,不得堵塞和有障礙。
四、中轉站風險管控
制度管控
首先必須建立完整的中轉站風險管控規章制度,使整個中轉站的管理能夠有章可循,同時規范收集轉運設備及 操作者的日常工作行為規范,用制度來約束各自的行為。 管理制度一般包含:《垃圾中轉站安全管理辦法》、《垃圾中轉站操作員職責》、《垃圾中轉站風險識別與管 控管理辦法》、《垃圾中轉站應急管理辦法及預案》等。
風險識別及控制
垃圾中轉站的風險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垃圾滲濾液滿溢外泄引發環保風險 主要原因:雨天(特別是大雨、暴雨天氣)由于雨水流入垃圾滲濾液池導致滿溢外流引發環保風險; 防控措施:首先在建設的時候,就要注意做到雨污分流,同時對建設的防洪標準要按當地最大降雨量的1.5倍進 行建設;同時對排水溝開展日常檢查,及時清理排水溝里的雜物,防止堵塞;如已經有滿溢隱患,及時安排吸污車 進行抽排。
2、中轉站惡臭氣體外泄引發環保風險 防控措施:當中轉站惡臭氣體抽排、處理設施發生故障時,容易引發惡臭氣體外泄引發環保風險(特別是在下 雨前的天氣異常時惡臭氣體更容易產生);日常注意對惡臭氣體抽排和處理設施進行檢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配 備備用電源或雙回路電源,保證設備正常供電。
3、人員掉落卸料斗風險 對于上下層結構的垃圾中轉站,卸料料斗較深,隨車工作人員、中轉站操作人員有自行滑跌和被收集車碰撞到 卸料槽的風險。
防控措施:設立警示標志標識并對地面污水及時進行沖洗,提醒周邊人員注意防滑防摔;提醒駕駛人員在傾倒 垃圾作業時注意觀察,確認車后無人時才能倒車至卸料口傾倒垃圾。
五、中轉站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中轉站的主要分建筑物、硬件設施設備和軟件系統。
建筑物及軟件系統的維護一般由外包專業公司來負責,在此不做多的敘述。
中轉站的設備維護主要是對壓縮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因為這是平時用的最多的設備,同時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設備。
壓縮機主體結構屬于機械設備類,因此像日常的設備清潔、潤滑、緊固等維護保養工作應該形成制度,定時定 期地開展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像抽排風設備這些配套工程只要做好日常檢查和養護就可以,一般問題不會太大。如果遇到整機不工作或工作 效果較差的時候,就需要及時請專業生產廠家來進行檢查和維修。
六、運行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中轉站主要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壓縮機推頭被卡住不能工作: 壓縮機推頭被卡住,主要是由于在壓縮大量綠化枝丫及長條狀前衛垃圾時容易產生。因此在壓縮作業前應仔細 觀察垃圾種類,防止推頭被卡住。而一旦被卡住之后,應及時關閉壓縮機電源,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將多的垃圾清 理出來再行開啟設備,將壓縮機推頭退回原位,再采用點進方式將壓縮腔內的垃圾壓入垃圾箱。
壓縮機、卸料槽垃圾滲濾液管道堵塞: 壓縮機、卸料槽垃圾滲濾液管道堵塞主要是由于平時對滲濾液管道清理不及時導致。
當發生堵塞時,應將軟管接頭取下,用高壓水槍將管道重新沖洗疏通后再重新接到設備上。
在日常作業時,應經常檢查滲濾液管道是否有堵塞情況,特別是垃圾有大量泥沙的時候應該更加注意勤檢查。
密封墊破損,油管滲油,垃圾壓縮密實度不夠: 壓縮后垃圾的密實度主要受壓縮機壓力大小的影響比較大,當推動壓縮機推頭的液壓缸油壓不足時,就容易產生垃圾密實度不夠的問題。
當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應當先行檢查液壓油封、液壓管是否有破損漏油情況,如果有,就需要及時進行更換。
很多時候我們的操作者在發現壓縮垃圾密實度不足時,往往喜歡自行調整設備壓力限值,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很有可能會把壓縮箱體擠壓變形,嚴重的還會將箱體直接壓爆。因此當懷疑是設備所設置的壓力限值可能不足時,應上報中轉站管理人員,請他們請設備生產廠家來現場進行檢查和調試。
稱重計量不準: 稱重計量不準,中轉站自己不能解決,可將問題向中轉站管理人員反映,請專業廠家技術人員上門進行修理和 維護。
滅殺噴嘴容易被阻塞: 中轉站的滅殺、除臭噴霧的噴嘴由于需要霧化藥液,因此開孔很小,很容易被藥液中的異物給堵塞。 當發現有不噴霧的情況出現時,可以將噴嘴拆下來,用小號的縫衣針從里向外捅,將噴嘴里面的異物去除,然 后再重新擰上去。如還不能解決,就直接更換一顆心的噴嘴上去即可。
七、中轉站各部門配合與聯動
大中型獨立運行垃圾中轉站
對于大中型獨立運行垃圾中轉站的管理由于相對獨立和封閉,整個管理工作相對簡單,只要做好內部各部門的 協調和配合就可以。各部門應密切配合,發揮各自的職能,形成聯動機制。
除了垃圾中轉站內部的管理工作外,還需要向前端垃圾收集和后端垃圾處理場所進行銜接,以免造成垃圾收集 車垃圾傾倒不及時排長隊的情況,影響整個垃圾收運系統的運行。應掌握好垃圾集中傾倒時間和垃圾量,使垃圾收 集和中轉站壓縮處理及轉運能夠有序運行。
小型V級垃圾中轉站群
小型V級垃圾中轉站作為中轉站本身的管理相對比較簡單,但這些小型垃圾中轉站都不會獨立運行,他們都是 整個垃圾中轉系統的一員,即獨立運行,又和其他中轉站相互協調配合完成整個轄區的垃圾中轉任務。
在正常情況下,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垃圾覆蓋范圍,按照計劃進行壓縮和轉運任務,但一旦某一個中轉站由于設備維護或垃圾量突然暴增的時候,就需要管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協調,將本該這座中轉站消納的垃圾轉移至其他中轉站進行壓縮和轉運。
這就需要整個垃圾中轉站群的權利人員進行統籌安排,保證轄區所有垃圾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驗收和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