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總社:推進“兩網融合” 和城鄉環衛一體化,扎實開展農村環境服務
農村等于臟亂差?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了。如今,伴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相關工作的逐步推進,加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少農村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4月15日,在供銷合作社農村環境服務現場會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侯順利指出,積極推進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農村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是供銷合作社探索出的開展農村環境服務行之有效的途徑。
瞄準實現垃圾“三化”
寬敞干凈的街道、整齊的民居、街邊茂盛的樹木……這是山東濟南市商河縣孟東村常見的景象。在走進孟東村之前,很難想象農村的環境會比大城市里的居民小區還要干凈整潔,街道上幾乎連一張碎紙都看不到。
通過前期的大量宣傳和動員,自2019年6月開始,村莊內擺放的垃圾桶逐步撤銷,在村莊外圍設置垃圾桶集中存放點,統稱“撤桶并點”,并為各村管護員配發裝載垃圾分類桶的新能源三輪車,每天早晚兩次定時到村民家上門回收生活垃圾,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分類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問題。
商河縣的垃圾整治經驗,給廣大農村的環境整治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侯順利表示,開展農村環境服務的重要目標是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商河模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特別是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更好滿足群眾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試點示范,循序漸進穩步開展,不能操之過急,想著一蹴而就。”侯順利表示。
加強“四個創新”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除了“商河模式”外,全國各地的供銷社也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探索經驗。江蘇省供銷合作社以構建農村綠色生態服務體系為抓手,大力開展農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和廢棄包裝物、廢舊農膜回收處置;安徽省供銷合作社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實施“基地+網絡+品牌+體系”的發展戰略,整合系統資源,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重慶市供銷合作社牽頭負責全市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工作職能,構建銷售、回收、利用、推廣為一體的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網絡體系;湖南省婁底市供銷合作社承擔全市農村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處理工作任務,建立全程分類回收處理網絡體系,形成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目前,供銷合作社全系統有縣及縣以下再生資源回收網點5.8萬個,分揀中心1515個,回收利用基地(園區)210個。
各地供銷社的探索經驗,彰顯了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創新精神。侯順利表示,供銷合作社系統要加強服務手段創新、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機制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如注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開展在線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拓寬回收渠道, 推進“互聯網+廢舊商品回收”,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農村環境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全系統基層經營服務網點、農資和再生資源行業優勢,大力構建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進一步密切與農民群眾的聯系,拓展提供多樣性、個性化服務;通過加強與其他市場主體的聯合合作、購買政府服務、PPP項目等方式,構建可續的農村環境服務運營模式等等。
“開展農村環境服務是一種新興業務,大家都在探索模式和經驗,供銷合作社系統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動,必須加強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侯順利表示。
推進“兩網融合”
作為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供銷合作社是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改革部部長阿地力·吾布力介紹,近年來,各地供銷合作社充分利用遍布城鄉的基層服務經營網點,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延伸到農村,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完善縣、鄉、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取得了積極成效。
侯順利表示,積極推進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農村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是供銷合作社探索出的開展農村環境服務行之有效的途徑。“系統再生資源企業要積極承擔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減量運營主體責任,注重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清運網絡實行有效對接。各地供銷合作社要通過積極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現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農村環衛網絡,發展一批符合城鄉建設發展規劃要求,布局合理、網絡健全、設施適用、服務功能齊全、管理科學的‘兩網融合’示范網點,在機制、人員、物流、設施、平臺等方面實現‘一網多用’。”侯順利表示。
據悉,目前全國已有74個地市、334個縣區供銷合作社承擔當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務。供銷合作社全系統有縣及縣以下再生資源回收網點5.8萬個,分揀中心1515個,回收利用基地(園區)210個,培育出了一批國家級和區域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龍頭企業。